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卒中与神经疾病

卒中与神经疾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分类:   神经病学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0478
  • 国内刊号:  42-1402/R
  • 期刊定价:    ¥172
  • 起订时间:   2024年12月
  • 创刊:   1994
  • 周期:   双月刊
  • 出版社:   卒中与神经疾病
  • 发行:   湖北
  • 语言:   中文
  • 主编:   张兆辉;曾庆杏
  • 邮发:   38-305
  • 库存:   200
  • 邮编:   43006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出版地方:湖北
        • 快捷分类:教育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邮发代号:38-305
        • 创刊时间:199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卒中与神经疾病简介

      • 《卒中与神经疾病》(CN:42-1402/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卒中与神经疾病》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

      杂志文章特色

      • 1《卒中与神经疾病》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信息性和实用性。内容要求主题明确,数据真实可靠,条理清楚,分析讨论切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2《卒中与神经疾病》文字表达要准确,务求通顺精炼。文稿必须用16开纸单面抄写或打印。其中至少一份是书写或打印的,不可全用复印件。

        3《卒中与神经疾病》论著均需写摘要(200字以内)及关键词(每篇3~8个,不少于3个),并附上相应的英文摘要(英文题目和摘要须与中文相符,且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5个实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尽量用MeSH所列的词)各一份,摘要及正文中尽量少用英文缩写,同时应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中文全文并在括号内注明缩写。

        4作者署名按国家颁布的新标准,即只排姓名,不列单位。每篇论文文题的作者名次,请作者自行排列,不再分院(所),分科室排列。

        5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不用英文大写X或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下角x,即sx,不用SE或SEM;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γ(钮);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为斜体。表格中“例数”和“动物数”栏的标目词一律用中文表示,而不用n替代。

        6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用[数字]标出对应标号,参考文献统一列在文后。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卒中与神经疾病栏目设置

      论著,综述,短篇,消息,投稿要求,血管介入术,侧支循环,述评,癫痫,专家共识,学术争鸣,专家介绍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目的观察沉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及鉴定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设计合成针对星形胶质细胞Cdk5的小干扰RNA(siRNA),将Cdk5 siRNA转染入星形胶质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率;分为对照组及Cdk5 siRNA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3、6、12及24 h)采用Edu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成功利用Cdk5 siRNA沉默星形胶质细胞Cdk5;Edu染色显示Cdk5 siRNA干预组干预3、6、12 h Edu染色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Cdk5 siRNA干预组干预3、6、12 h处于S期的星形胶质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Cdk5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提示Cdk5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龙根,苏竹毅,谢敏杰,王伟,徐沙贝,刘晨辰

      摘要:目的将BND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MSCs,观察其体外诱导及脑内移植后分化神经样细胞的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携带有BDNF的慢病毒转染MSCs;镜下观察诱导后MSCs的形态变化;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MSCs组、MSCs-EGFP组、MSCs-EGFP-BDNF组,记录各组细胞移植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单标检测MSCs的脑内迁移、免疫荧光双标检测MSCs脑内分化神经样细胞的情况。结果镜下观察经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诱导的MSCs由均匀一致的长梭形逐渐呈现出有单极、双极甚至多极的类神经样细胞,而空病毒组及未转染组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移植入脑出血模型脑内后MSCs组、MSCs-EGFP组及MSCs-EGFP-BDNF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PBS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MSCs-EGFP-BDNF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MSCs-EGFP-BDNF组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组织的MSCs明显多于MSCs组及MSCs-EGFP组(P〈0.05),MSCs组与MSCs-EGFP组除7 d外其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SCs-EGFP-BDNF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P〈0.01),而MSCs组与MSCs-EGF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修饰的MSCs体外可诱导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移植后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数较其它组明显增多;可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并检测到其分化为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

      作者:任瑞芳,赵君,贵永堃,闫海清,王昊亮,闫志新,王桂华,张平

      摘要:目的探讨UCP2基因多态性在回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UCP2SNP与脑缺血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及回族脑缺血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各样本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结果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在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与脑缺血患者中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CP2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脑缺血发病无相关性。

      作者:金毅然,孙文青,马斌武,韩怀钦,牛建国,梁雪云,何仲义

      摘要:目的探讨陕西延安地区汉族人群中脑啡肽酶(NEP)基因多态性与阿尔兹海默(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38例AD患者作为AD组,57例VD患者作为VD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老年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RFLP)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EP基因rs989692位点和rs6776185位点基因型。结果各组NEP基因rs98969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于rs6776185位点AD组和VD组与对照组比较,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明显增多(P均〈0.05)。AD组与VD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NEP基因rs6776185位点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可能是陕西延安地区汉族人AD和V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屈文英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IPC组和对照组,RIPC组患者给予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8 d及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发病6个月内的脑缺血症状再发生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28 d后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8 d及6个月后RIPC组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RIPC组的脑缺血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后RIPC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降低脑缺血再发率,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湘玲,潘春联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